【116/1000《邏輯思考的技術》】
你是個有邏輯的人嗎?
 
過去的我,時常被說沒有邏輯,
講出來的話都很難懂。
 
那時候的我很挫折,在想我明明有說話,
為什麼別人會聽不懂?
 
直到我後來閱讀了一些書籍,
才發現原來邏輯的重點在於:「關聯性」。
 
簡單來說,就是你要把寫下來的每個句子,
都與上下文產生關係。
 
在這本書中,把我過去的邏輯思維更加具體化,
讓學習邏輯思考變成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覺得超厲害的啊!
 
以下就以書中的「邏輯三原則」來給大家舉例,
讓大家了解該如何讓每句話都與上下文產生關係,
運用「關聯性」讓整篇文章具有一致性,
使得閱眾好讀、好吸收。
 
三原則分別為:因果、等於與對立。
 
1、【掌握因果】
因果,協助我們去「預測未來」,
讓每一次都能夠比上一次更好。
 
Ex1.天氣好熱,「所以」容易中暑,要記得多喝水。
 
因果,可以幫我們去「提出理由」,
來「說服」他人。
 
Ex2.我沒有近視,「因為」我很少用3C產品。建議你也可以減少3C的使用量,來改善眼睛的狀況。
 
2、【等於關係】
等於,我們透過「舉例」、「故事」與「引用」來幫助自己的論述加強力道,使得別人更容易理解我們想表達的想法,拉近彼此的距離。
 
Ex. 我很愛吃「冰」,像是「義美冰淇淋」就很不錯。(對方聽到後,就能知道我們喜歡吃冰。甚至在未來若有機會時,可以買義美冰淇淋一起分享。)
 
3、【理解對立】
對立,我們時常運用對立的概念,
幫助我們更容易去理解一件事物,或者做出某個選擇。
 
其中,有一個方法叫做「對比圖象化」,意思是在我們面臨選擇困難時,描述不同的選擇會產生的「情境」,使我們更容易下判斷。
 
Ex. 身為一位大學生,你其實是很自由的。你可以選擇待在宿舍裡,和室友們談天說地,打電動放鬆心情;然而你也可以參加校外的活動如救國團,透過辦理活動累積人脈與經驗,藉由多元的經歷,讓之後的求職更加順利。
 
選擇不同,未來就會產生很大的差異。對你來說,你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?(這就是在描述情境,用「對比」的方式讓對方更容易明白該如何做出選擇。)
邏輯思考有五步驟,即為:
1、他者意識
2、掌握因果
3、等於關係
4、理解對立
5、用字遣詞
 
「他者意識」,意思是你要能夠「換位思考」,去想要怎麼說對方才能夠聽得懂。只有當你有這個意識時,你的「因果」、「等於」與「對立」才能派上用場。
 
「邏輯,亦即條理,是種遵循特定用字遣詞規則的技巧。」
 
我們需要學習「邏輯語言」,
理解換位思考的重要性、掌握邏輯三原則,
再運用恰當的遣詞用字,說出去。
 
當我們能夠有邏輯地表達時,
對方可以更容易接受到我們的心意。
 
這樣的相互理解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關係,
相信,也同樣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未來。
「所謂邏輯,即為愛。」
因為邏輯,我們的交流變得無礙。
 
邏輯,不難。只要你有概念、有方法,
若你對邏輯有所困惑,和我過往一樣
這本書推薦給你呀!
 
很喜歡。
 
#筆記39分鐘 #書摘25分鐘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