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如果你是想更上一層樓的管理者,
這本書你必讀。」
這句話不是我說的,是比爾蓋茲說的。
「為什麼必讀?」
你聽到的當下,可能會有些疑惑。
但當你讀完這本書,
你會發現這道理其實淺顯易懂。
因為OKR就像是你的Google導航,
有了它,你會更容易抵達你想去的地方。
在這邊文章裡,我會和你分享OKR的定義,以及該如何把這方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。
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,就可能無法抵達。」
這句話,是美國洋基隊傳奇捕手Yogi Berra說的。在這本書裡談的OKR,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的目的地,同時幫助你順利抵達。
OKR,全名為O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,意思為「目標與關鍵結果」。這一套工具的發明者,為安迪.葛洛夫(András István Gróf),他說這是個「非常、非常簡單的系統」。
怎麼說呢?簡單來講,目標就是「方向」,比如「我們英特爾要主導中檔微電腦元件市場」;關鍵結果就是里程碑,就如「替8085贏得10款新設計」。
關鍵結果必須可以測量,而且也只需要用「看」的就知道結果如何。在書中提到,葛洛夫的OKR理論基礎,源於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(Peter F. Drucker)的「目標管理與自我管理」原則。所以當你在閱讀這本書時,也許會感受到有些杜拉克的影子。
在本書中,作者說OKR有四大超能力:
1.專注投入優先要務
2.契合與連結,造就團隊合作
3.追蹤當責
4.激發潛能,成就突破
從上述的四個超能力你可以發現,這方法適合用在公司內部經營管理。但因為我目前沒有待在公司內,所以我在讀完這四大超能力後,就在思考該如何把這方法與我們生活做連結。
在接下來的文章裡,我將和大家分享我體悟到的實踐OKR四步驟:
1.訂出目標
2.找出關鍵結果
3.追蹤
4.總結
一、訂出目標
這和我之前讀到的一本書《成功,從聚焦一件事開始》有異曲同工之妙,在書中作者是這樣問我們的「未來三個月(或半年、一年)最重要的是什麼?」
「管理的藝術在於,能從眾多看似相差無幾的重點活動中,選出一、兩項或三項最有效的,然後集中處理他們。」
在公司裡,你可以設立季度或者年度目標(3-5項),對個人來說,我覺得可以每天寫下來你的目標提醒自己,再度聚焦。
目標代表「什麼」(Whats),包含以下幾個元素:
1.表達目標與意圖
2.是進取但可行
3.必須實在、客觀且明確;對理性的觀察者來說,目標是否已達成應該是顯而易見的。
4.成功達成的目標必須為「你(公司)」提供明確的價值。
二、設定關鍵結果
彼得杜拉克指出,為了取得可靠進展,「管理者必須能夠以目標為標準,衡量績效與結果」。
好的目標設定,搭配3-5項關鍵結果通常就可以協助你達標。關鍵結果的元素如下:
1.明確可測量
2.結合產出與投入將有所幫助
3.完成所有關鍵結果時,必須同時達到目標
三、追蹤
追蹤有分四個層面:
1.繼續:當進度符合預期時
2.更新:發現進度有些落後,需要關注時
3.啟動:如果有其他需要,可開始另一個OKR
4.終點:當發現這份OKR已不再有用
四、總結
總結可以有三種方法:
1.客觀評分:作者在書中,設定綠燈(已達成)、黃燈(有進展但尚未達成)與紅燈(未能取得真正的進展)去做區隔。綠燈分數為0.7-1,黃燈為0.4-0.6,紅燈為0.0-0.3。
2.自我評價與反省:
哈佛商學院發現:「直接從經驗中學習很有效,如果加上反省,還可以更有效。也就是說,要刻意從習得的經驗中,合成」萃取並且整理出關鍵的教訓。」
哲學家暨教育家杜威(John Dewey)也說:「我們不是從經驗中得到教訓,而是藉由反省經驗得到教訓。」
現在我每天都養成寫日記的習慣,我發現當我每天回顧自己時,我可以有更快速的成長啊!
想想今天自己「有哪些地方做得好」、「有哪些地方可以更好」、「有哪些人值得我感恩」、「有哪些新的想法可以實踐」。
現在好像漸漸明白蘇格拉底說的那段話:「未經反思的人生,是不值得活的。」當人生有了反思,你會活得更有味道!
OKR這套系統,不只能用在公司,用在個人身上我覺得也很適合呀!每天起床寫一下今天的目標以及關鍵結果,每天就會活得就更有方向了!推薦你也可以試試看哦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