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碎片化知識充斥的時代,即使你已經非常努力,自以為已積沙成塔,但多數的我們,其實都還只是一盤散沙。怎麼判斷你是真有料,還只是「看起來」厲害呢?端看你能不能用你的知識去解決問題。
 
在這本書裡,我最喜歡的部份是學習如何去做結構化的思考,來讓我們面對問題時可以更準確地去做出選擇並回應。以下和大家分享我的學習:
 
美國心理學家喬治.米勒(George A. Miller)告訴我們,短期記憶的容量為7±2個單位。意味著若我們可以在溝通時把資訊給結構化、進行歸類,就可以讓對方更容易理解。
 
如果今天資訊沒有結構化,不管是講的人,或者是接收的人都會很痛苦。你有沒有聽過有一種人,每次在討論時就是長篇大論,沒有分點、沒有系統,聽到後來都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麼了。
 
這種悲劇通常會像這樣:「對了,我跟你說上次那個專案啊,我想到也許我們可以重新規劃早上的戶外活動,因為天氣最近好像會變差。然後在上次會議中有提到我可能會帶兩個朋友一起前往,他們說想要了解更多活動的資訊,不曉得我們這邊方不方便提供。阿,還有就是上次同事阿明有說可以支持我們下午的活動,你有沒有跟他確認細節⋯⋯」
 
上述這種情況常常就會讓我心中OS:「可不可以『說清楚些』。」怎麼叫做說清楚呢?其實很簡單,就是讓這個訊息「有結構」。列點,就是一種結構。
 
就像這樣子:「廷恩早安,方便和你討論一下上次的專案嗎?有三個活動的細節想和你確認一下。第一點是關於早上的戶外活動,因為最近天氣會轉差,所以可能要重新規劃⋯⋯第二點是關於整個活動細節,不曉得方便提供給參與的朋友嗎⋯⋯第三點是關於當天下午的活動,不曉得你有沒有聯繫阿明了⋯⋯」
 
如果我們可以講得有結構,是不是可以讓接受到資訊的人更清楚,然後更願意助你一臂之力呢?
 
作者在這邊提出了兩大結構化思考力,一種是「由上而下找結構」,就是去運用一個架構套入我們已經擁有的資訊,去解決目前所看到的問題。就像是我們最常看到的「SWOT分析」,就是去找一個結構,來輔助我們解決問題。
 
另一種是「由下而上歸納總結成結構」,這就是我們在面對到沒有處理過的問題時,找解決辦法的過程。就舉「挑書」為例好了,坊間各家各派提出了非常多的挑書方法,我也嘗試了很多。不過在寫文章時,一次全部寫出來,通常人們會吸收不下。那怎麼辦呢?
 
我會這麼做,先去廣泛了解各種方法,並且實踐。像是看書的刷數、看書的外觀包裝、看書的用紙、看出版社知名度⋯⋯然後做了幾次後,再用一次機會去書局大量地刻意練習,找出對我來說最順手的方法,並且將之結構化。
 
我整理完方法,並且經過實踐,將我覺得最好的方式結構化、順序化,最後就成為這挑書三步驟:「主題有感」、「作者有力」、「內容有用」。至於細節,就請大家去閱讀【選前用心選,勝過回家時後悔】這篇文章了
 
在這本書裡,孫圈圈也有和大家分享學習的方法(建立知識體系)、溝通的方法(說故事)、社交的方法(建立弱連結、平台)。這本書雞湯較少,但方法論扎實,喜歡。
 
最後,和你分享一些感觸。相信妳一定有聽過葛拉威爾在《異數》中提出的「1萬小時定律」,只要我們練習一個專業1萬個小時,就能成為專家、取得成功。但請你務必記得一件事:「在努力練習時,你的姿勢必須正確,不然你會成為那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的一員。」
 
祝我們都可以透過正確努力,讓自己順利找到伯樂,懷才有遇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