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3|98/100《可以善良 但你要有底線 不當好人》 |筆記40分鐘/心得18分鐘
你的人生,渴望「自由」嗎?
很多時候,限制住我們的不是別人,而是我們的「思想」。
因此在這本書裡,作者提供了他的看法,來幫助我們重新「詮釋」自己的人生,以獲得精神上的自由。
以下列出三點,是我於本書中受益良多,讓我再度感受到自由的方法:
1、【具體思考】
對我來說,最大的收穫在於作者針對社會裡頭既定的「世俗眼光」提出了剖析。當別人告訴我們「應該」如何時,我們真的應該要這麼做嗎?我們若沒有這樣做,真的會為別人帶來困擾嗎?其實很多時候,是不會有人需要為我們的行為去「承擔」的。
因此,具備「具體思考」,是讓我們能夠去重新詮釋生命中的事件,再度定義自己的必備良藥。
當我們能夠把多數人認為痛苦的事進行轉化,讓自己避免過度惶恐與心力交瘁,不就代表我們可以活得更加自在、輕鬆了嗎?
記得自問:「當我沒有遵守『應該』時,究竟會如何?」這個答案,是必須要自己給自己的。
2、【自我提升】
除了具備具體思考的能力外,我們也當不斷地「自我提升」。因為當我們原地踏步、停滯不前時,我們會缺乏選擇的能力。而導致我們持續地去依賴身旁的人們,這些人可能是我們的親人、伴侶、朋友,而當我們把生命交付在他人手上、沒有自己的選擇權時,談何幸福?
自我提升,重新獲得人生的選擇權,如此我們才能活得更自由。
3、【為付出開價】
無功受祿,其實對於多數一般人來說是個精神負擔。在閱讀本書時,我沒有這個覺察,但是讀到時,便有種被「打到」的感覺—真的是如此。
這讓我的想法產生了些改變,對於自己的付出開價,對於自己是個肯定,也能讓對方尊重自己。
勇敢開價,自我提醒。
 
 
這本書說的底線,我覺得就像是在《關係界線》裡頭所談到的界線。
界線意味著,在界線旁相識的彼此,對於在界線內的所有一切,都有著選擇的自由,並且需要自己負起該負起的責任。而我們都不該去跨越別人的界線,去(自以為好地)幫別人承擔一切。
當我們可以守住界線,避免他人來侵犯自己的,也小心不去侵犯他人時,我們彼此都可以活得更加自由。
若是當別人不小心踏過來時,記得拿出「具體思考」,明白這件事情的發生,究竟會造成什麼結果?到最後,是誰將承擔一切?
屆時,我們可以透過詮釋、轉念,讓自己把專注力放在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上,做好課題分離,擺脫那股負面能量。因為,我們沒有必要去幫對方處理他的情緒,那是他生命的課題,不是我們的。
喜歡這本書,再度讓我複習了「界線」與「具體思考」的重要性。當界線劃清、責任分好,煩惱也就少了。畢竟,如同阿德勒(Alfred Adler)所言,人的煩惱都是源自於人際關係呀!
 
#94快筆記:https://imgur.com/EIkAadn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