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也常遇到許多任務,導致時間不夠用嗎?
你的生活是否也被眾多事件切割,導致無法專注呢?
 
關鍵,不是一頭栽進去那個混亂之中。
你該做的,是「重新建構自己的思考」。
 
如此一來,你便能夠改變那混亂的事實。
 
在這篇文章裡,我會和你分享作者Esor提出來的「創變筆記三原則」,讓你知道該如何用筆記來重新建構自己的思考。
 
談到「創變筆記三原則」,你可能會好奇裡頭的「創變」是什麼意思呢?其實很直觀,就是「創造」與「改變」。
 
在說明那三原則前,
首先你要來問問自己:
到底筆記的目的是什麼?
是為了「記憶」,還是「改變」?
 
要讓筆記開始有效的第一步,就是讓它能對我們的未來有幫助,為「未來而寫」。如果只是為了記憶,那麼用「錄影」、「拍照」或「錄音」會更有效率。所以筆記的目的毫無懸念,就是為了改變。
 
如果我們想到達到這個目標,
作者推薦你問問自己三個問題:
1.為什麼會這樣?
2.我是怎麼想的?
3.我想要變成怎麼樣?
 
第一個問題,著重在釐清事情的因果關係。
 
第二個問題,著重在確認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知。
 
第三個問題,著重於思考這件事情在未來和自己的關聯。這裡有個關鍵,你要思考之後該如何「行動」。有了「目的性思考」,你的筆記層次就提升了。
 
這三個問題,都是在重組我們自己的認知,讓寫下來的文字,可以為我們所用,讓我們成為一位更好的人。
 
於是我們懂了,好的筆記不是「複製」原本的一切,而是透過自己的認知去「創造」一個新的結果。
 
你如何解釋這個世界,將決定你的筆記是否有用。
--------------
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閱讀學習效率,歡迎一起來:
「閱讀拆解術」全天班: 台北場(6/16)/台北場(8/11)/台中場(8/24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