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如果只是知道,而行為未改,不是學習。」
上面這段是作者對學習的定義,
我好奇你的定義會是什麼呢?
在這篇文章中,
我和大家分享作者提出的「學習六步驟」,
幫助大家做到有效學習。
作者在文中,很貼心地幫大家準備了一個六字訣,也就是學習六步驟:「看、聽、想、問、做、學」。學習有兩種,一種是「偷學」,另一種是「明學」。
為何要偷學?
因為沒有人有義務,要把會的東西全部教你。於是,你得有能力從「看、聽、想」的過程,把知識吸入腦海中。
看,去觀察他們在做什麼?怎麼做?在這階段,你必須掌握「細節」。
聽,去聽他們如何傳達指令、交換意見?有時候無意間說出的話語,是帶有著眉角的。而這些很難有系統地表述,只能學著去聽出言外之意。
想,用自己的邏輯去理解一切,用自己的話「試著說」工作內容、方法與步驟。你卡在哪裡,就是你要去尋求解答之處。
在這三階段「看、聽、想」中,我們是在偷學,因為不會打擾到他人。但接下來,若你有機會「明學」,則要好好把握機會。
這時可以用這三招:「問、做、學。」
想了之後發現有問題,現在是你可以提問的時候了!因為沒有人有義務教你,所以記得要為他人著想,把問題「問得精準」。
前面我們在看、聽、想的過程,就是為了幫我們釐清現況,讓問題直搗核心。這樣,才不會讓他人覺得我們都沒自己做功課。這一點超重要的啊!
問完之後,就要「用心做」、「用心學」了。沒有實踐,學到的知識不會對我們的生命有所改變。
透過實踐,讓我們的行為有所改變,那才叫真正的學會。
學習與其靠別人來教,靠自己「偷學」更重要啊!因為等別人教,畢竟被動而緩慢。學習「有效學習」,你才能夠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。
讀到這裡,你學會如何「偷學」了嗎?
「你不用教我,只要讓我接近你,我就會自動學會。」
祝福各位學完這六招後,都可以和作者何飛鵬執行長一樣,霸氣地說出這句話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