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書文章雖篇篇精簡,但卻字字有力。當我翻開這本書時,我就被作者精闢的論述所吸引了。
 
我很喜歡美國總統威爾遜(W. Wilson)說過的一段話:「如果是十分鐘的演講,我需要準備一星期,十五分鐘的演講則是三天,如果是一個小時的演講,那麼我現在就準備好上場了。」
 
含金量這麼高的一本書,是怎麼來的呢?作者是這麼說的:「每一期五分鐘內容的背後,我至少要花五個小時準備。先整理出兩萬字的素材,花兩小時寫出長文,再花三小時把它縮短到一千八百字,每篇文章的字數浮動在正負二十字之間。為的就是在保證內容豐富、邏輯順暢的前提下,最大程度的為你節省時間,讓你只需要花五分鐘就能聽到經典實用的商業概念。」
 
在閱讀時偶然翻到第一篇文章,在談的是「思維轉換」,裡面有句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:「有時候,錯的不是世界,而是你理解世界的思維方式。」
 
當遇到挫折時,不妨換個思維,尤其是當你在學習的時候。今天這篇文章,就來分享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的:「如何用20小時快速學習。」
 
這快速學習有四大重點,分別為:
1.大量泛讀
2.建立模型
3.求救專家
4.理解復述
 
一、大量泛讀
就是當我們今天想要快速了解一塊領域時,首先必須得大量地廣泛閱讀相關書目。
 
在選擇書目時,作者建議先去找出最高評價的三本,再接著找與這三本書相關的書。這時若我們是用網路找,則可以找「大家也喜歡」的作為參考。最後,去找出兩本具有系統性的書,這就比較偏教科書。雖然不好讀,但理論基礎比較扎實。
 
在我大量閱讀的過程中,我發現「大家也喜歡」的書,不見得都是好書,或者適合你的書。在選擇書目上,我會建議去「詢問專家」或者「學習選書」,透過這兩個方法我認為會讓你選到的書更適合你目前的需要。
 
不過,我覺得可能因為目標是在「20小時」內快速學習,所以就用這個比較直觀的方法,給大家做一個選書上的標準參考。
 
當選出來書後,關鍵在抓到「概念」、「模型」、「公式」和「核心觀點」。讀完後,別忘了記下自己的「困惑」、「問題」和「想法」。
 
二、建立模型
作者這邊用的是「白板思考法」,簡單來說就是把上述我們看到的概念、模型和公式寫在便利貼上後,再貼到白板上。去建立他們彼此之間的關聯,成為一個系統模型。
 
三、求教專家
當我們透過泛讀與建立模型後,我們對這個領域就有了一個全局觀。而這個全局觀可以幫助我們問出更關鍵的問題,讓我們更快地掌握這個領域的核心概念。
 
四、理解復述
這裡我們運用的是「費曼技巧」,去把這個模型講給別人聽。我很喜歡林火旺教授講說過的一句話:「只有當你在表達時,你才算真正地思考。」
 
當你說出來你的理解時,你會發現有些地方卡卡的,那個地方就是你的「薄弱點」。記下這些薄弱點,然後去你的閱讀資料中把這些部分重新理解,藉由這樣不斷地反覆整理,我們就可以去快速學會一個領域的知識。
 
也許還沒辦法到「精通」,不過可以「學會」也已經夠了。因為在這個變化快速的社會,我們必須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,這樣才能去適應隨時而來的各種挑戰。這篇文章快速學習的方法,很值得我們運用出來呀!
 
對我來說,「建立模型」的概念對我來說幫助很大,因為這可以幫助我知識體系變得更扎實呀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