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25|26/100《超強閱讀術 一個月讀50本書的方法》|筆記35分鐘/心得27分鐘
視點移動法則,最早源自於1879年法國巴黎大學的科學家賈伯的研究實驗,在研究閱讀者後發現:
「人在閱讀的時候,眼睛並非逐字確認,而是像照相機的快門一樣,視線會停留在文字列的一個點上,讀了以該點為中心的特定範圍內的文字之後,再把視線移動到下一個點上,閱讀下一個特定範圍內的文字。在視點移動之間,閱讀是停止的。」
.
後來,紐約大學的教育系教授,班頓.史密斯深入了這個研究,他以錄影機觀察人類閱讀時的視點移動,得出了一個結論 — 若想要讀得快,除了「眼睛移動速度快」外,還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:
1、擴大每次視點停留的範圍
2、減少每個頁面視點的停留次數
3、加快每個視點之間的移動速度
.
「擴大視野」、「減少停留」、「加快速度」,這是我得到的收穫。當我閱讀完這個篇章後,好像開始明白為何速讀法都要求要「快速移動視點」,原來就是根源於1879年於法國的這個研究。
.
然而,除了【視點移動法則】以外,還有幾個要點是想和大家分享,而對我來說受益良多的提醒:
1、用眼睛讀
2、不要執著
3、全腦學習
4、抓連結詞
.
1、用眼睛讀,不要讀(默讀也算)
其實我們並不用唸出聲音,也能懂。若是可以改掉這個習慣,會快速提升閱讀速度。自從閱讀《雪球速讀法》後,我試著透過「專注呼吸」來保持放鬆,然後用意識去接收書本內的文字。發現閱讀速度真的提高,而且也不會說無法吸收,相當推薦大家嘗試看看!
2、不要執著於不懂的地方
當你資料庫累積的量增加,你在書本一開始不懂的地方,也許讀到後面就忽然懂了。因此先不要糾結於不懂之處,先以略讀的方式走過整本書幾次。走過幾次後,若還是很想了解,再細讀。就我的閱讀經驗來說,有時候你糾結不懂的點,也許不是真的很重要。若是你停下來了,很多時候會是浪費時間呀!還不如先略讀幾遍,抓住整體架構後,再去細讀你真的想要帶走的精華。
3、運用左腦右腦的特性
左腦擅長處理文字,右腦擅長處理影像。我們運用右腦有較高容量的特性,去快速擷取大量的文字資訊,在腦海中形成印象;再運用左腦的邏輯思考特性,去分析我們獲得的資訊,運用在生活中。
.
這和之前於《十倍速影像閱讀法》讀到的概念很像,就是運用左腦與右腦的優勢,先掃描影像(文字)進來腦海中,再交給左腦去擷取使用。
4、運用「連結詞」來掌握文章脈絡
作者以交通號誌來比喻:
1、綠燈,如其次、接下來、此外。表示後面會是「相同面向」的部分。
2、紅燈,如結論、最後、總而言之。表示後面會是「重點結論」的部分。
3、黃燈,如然而、可是。表示後面會是「有所轉折」的部分。
.
透過快速掃讀的過程中,若你想要特別看到「結論」,則心中想著這些可能的詞彙,你會更容易看到他們。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哦!
/
在本書中,作者引用了英國十七世紀的著名思想家,法蘭西斯.培根(Francis Bacon)的讀書法。我很喜歡他引述於培根於《隨想集》中的一段話:「有些書只要隨意翻翻就好,有些書雖然值得讀,卻不需要太過深入。只有極少數的書值得從頭到尾抱持熱忱,用心閱讀。有些書請別人讀就可以,也有些書直接參考別人摘要比較好。」
.
對你來說,你如何定義去「讀完一本書」呢?
對我來說,沒有一本書可以真的被讀完。但是我這樣期許自己:「讀過一本書後,我都能有所收穫,去運用在生活中。」只要有「一個」,就真的值回票價了!
.
你呢?
你的定義又是什麼?
#94快筆記下載:https://imgur.com/gQgkGh0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