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10|12/100 《精準學習》|筆記50分鐘/心得51分鐘 

你有發現,自己怎麼學都還是吸收有限嗎?
問你有什麼改變,好像也說不上來。
也許,我們都陷入了「低等勤奮陷阱」了。
驗證自己是否有學習,最好的方式是看自己的「思考」或者「行為」有沒有改變。若是要跳脫低等勤奮的負向輪迴,我們必須學習「連結新舊知識」,建立自己的「知識系統」。
英國萊斯特大學做過一個實驗,來研究人們如何記憶。他們監測,當我們看見了一個人物時,腦中的某區塊的細胞會產生反應。而當這個人物出現在另一個場景時,我們大腦並不會開闢一個新區塊產生反應,而是調動過往的回憶,形成新的記憶。
於是,我們明白:「若是要記住新知,最好的方式就是連結舊知。」
你,有這樣子學習嗎?
連結的方式,有「心態」,也有「方法」。
心態有二:【綠燈思維】+【以慢為快
方法有三:【反思】+【以教為學】+【刻意練習

其中【臨界知識】是心態與方法裡頭的關鍵。臨界知識就是「能夠廣泛、普及地指導我們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。」 

就像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的作者查理.蒙格(巴菲特的長期合夥人)所言:「要去深刻理解問題的本質,然後用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規律去解決問題。」
把臨界知識綜合著運用,可以擴大你的學習成效:「找到自己的【能力圈】,以【蜂窩理論】的概念建立交流平台,創造因【複利效應】所產生的正循環。」
學習很重要,「學習如何學習」更重要。於是乎,我們每個人都需要「精準學習」。
 
以下,和大家依序介紹「心態」、「方法」與「臨界知識」。
一、心態有二
a.保持「綠燈思維」,採取「開放心胸」面對所有的價值理念;
b.記得「以慢為快」,找到你想要處理的問題,並將其融會貫通。
二、方法有三
1、反思
 
反思的實質意義是「對假設進行校正」。
a.我們做了什麼行動?
b.是源自於自身什麼樣的假設而行動?
C.在行動結束後,下一次在面對到相同的情況時,可以如何對我們自身的假設做修正?
「人之所以會改變,是因為我們得到了回饋」—《一分鐘經理人》
我們可以透過將自身的「生活案例化」,藉由反思給予自身回饋,以促進我們生命的轉化。
2、以教為學
 
美國學者艾德格‧戴爾(Edgar Dale)所提出的「學習金字塔」(Cone of Learning),他發現在學習兩週後,運用「教學」方式的學生所記住的內容比例高達90%。
對我來說,我很喜歡「以教為學」這樣的觀點,我也在實踐的道路上。在我每次學習到一件新事物時,我都會思考:「如果我要教別人,我會怎麼教?」
以下列舉我發現的三個優點:
a.因為要教學,所以必須強迫自己理解。激發我們主動去探索問題,打破知識堵塞。
b.透過教學中的復述,可以強化我們的神經鏈,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。(就如同我在整理這些閱讀心得一樣)
c.透過交流,提升對問題認識的全面性,找出自己知識面的盲區。
教學需要場域,而若沒有時,就自己蓋一個吧!
對我來說,我會去找可以「教學分享」的機會,那可能是在網路上、群組裡、社團中,或者更快的方式—自己建造一個部落格。然後藉由分享,讓更多人看見你的心得,在這樣的過程中,你也會獲得許多回饋,而有著更多的成長。
我們不需要到非常優秀才能去「教學」,而是因教學,我們才能越來越優秀。教學分享是一件利人利己之事,與大家共勉之。
3、刻意練習
 
查理.蒙格說:「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。」刻意練習的目的,就是為了要去掌握「我們大腦在思考問題時對應到的心理結構」。
這個歷程可以說是:「學習把一個事物解構,然後再重新建構屬於你的架構。」
在《刻意練習》這本書裡頭,有四個方向可以供大家參考:
1、有目標的練習,方向正確,事半功倍
2、找專家學習,了解他們如何成功
3、主動找尋回饋,有回饋才能修正
4、大量練習、大量練習、大量練習
 
 
心態有了,方法有了,那就是一個好的學習的開始了!
最後,和大家分享在此書中,讓我獲益良多的臨界知識。【臨界知識】簡單來說,就是「能夠廣泛、普及地指導我們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。」就像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的作者查理.蒙格(巴菲特的長期合夥人)所言:「去深刻理解問題的本質,然後用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規律去解決問題。」
若能把它們綜合運用,可以擴大你的學習成效。簡單分享我綜合閱讀後的心得:「找到自己的【能力圈】,以【蜂窩理論】的概念建立交流平台,創造因【複利效應】所產生的正循環。」
找到自己的【能力圈】,也就是在這些領域裡,你比90%的人都做得好。喜歡查理.蒙格說的這句話:「不能界定邊界的能力,稱不上真正的能力。」
記住【複利效應】,找出那些可以有正向回饋的事情來投資自己。複利效應可以這麼解釋:「A導致B,B加強A」,我們閱讀,然後成長。然後因為成長,而在閱讀的吸收更有效率,能夠處理更多面臨到的問題。
「人們透過若關係找到工作的次數,遠大於通過強關係找到工作的次數」—《找工作 Getting a Job》
記得【蜂窩理論】,把你的非重複關係人,你的重要弱關係,建立成強關係。建立交流平台,勇於給予,正向循環的關係,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學習很重要,「學習如何學習」更重要。於是乎,我們每個人都需要《精準學習》。
 
 

#94快筆記下載:https://imgur.com/Y4kfuZE

因為這本書是第二次閱讀,和大家分享第一次閱讀後,所做的心智圖:

#心智圖筆記下載:https://imgur.com/SssqFAB
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光 的頭像
    小光

    閱讀拆解術

    小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